看见blog中文翻译的一篇“超越用户创建的模式:Web 2.0 和语义网络”,引起了我讨论Web 3.0可能实现细节的热情。
Web 2.0是一个门槛性事件,跨过这个门槛,证明Web与时俱进,不会成为像Gopher一样的古董.(还有人知道Gopher吗?学到ISO协议第七层的时候可能会提一下) 但不要被Web版本号升级所欺骗的是,Web升级不是跳跃的突变,而是渐变的演化过程,构成Web 2.0的各种技术要素,事实上来自于从2000年起不断的各种技术升级;同样的原因,当前真实的Web版本号早已不是2.0,而是2.x(有人把当下流行的基于人际网络的各种社区称作2.1,这纯属无聊的概念炒作)。我们可以确认的是:Web 3.0正在安装中,让我们来眺望一下3.0的可能未来。
如果把Web 2.0概括为:由大众创建并分享内容,那么Web 3.0的目标就是:由大众创建并分享服务。在我们用博客和Youtube突破了内容必须由正式媒体提供的心理障碍之后,接下来就是突破网络服务必须由软件工程师编写的心理障碍了。而一切事实上正在向着这个目标发展中,我们可以简单的划分这样两个发展步骤:
- 1,由用户定制的网页,用户创建自己的界面。Google Personalized Homepage和微软的Live.com都可以看作这一类的原型。目前的页面定制还是停留于让用户自行拖放各种小型web数据服务(所谓 badges),但我猜想最终将走向让用户拥有对整个页面的决定权,与其让网站设计者殚精竭虑去讨好所有人(Mission Impossible!),不如按照长尾理论,给用户以选择的自由,让他们自由决定在页面上端添加一个直达某个功能的链接,或把右下侧那些“看起来很蠢” (尊重你的用户的主观感受)的功能列表收缩成一个弹出菜单。这将是比一个由rss自动转发数据所堆砌出来的一个其实很白痴的表格状 Personalized Homepage要棒得多的事。想一想,Windows只是给了我们一个桌面,就有那么多人每天不厌其烦的在上面拖动和布置图标和背景,如果web 2.0网站能让用户能轻松定制自己的个人页面,网站设计者所苦恼的交互性设计优化问题就不复存在。比起Google和Live.com,现在红火的web 2.0 startups更需要这个技术。随之而来的就是界面设计的分享。在web 2.0典型的社区环境中,用户从不同个人所拥有的页面中跳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例如豆瓣所提供的体验),但现在用户可以分享的不仅是千差万别的内 容,还包括各种充满个人创意的界面设计,(设想一下,用户可以选择页面某个区域,然后在弹出的提示菜单里选择:应用此界面元素至我的页面。)以上描述的技 术将把HTML进一步彻底分解为可独立存在的页面元素和组装方式,由目前的XML/AJAX技术继续发展后的版本(会有某个数据文件描述页面元素的组装方 式),然后在客户端完成各种页面元素的动态重组
- 2,在用户创建界面之后下一步就是由用户组装的服务,同样的道理,软件工程师不可 能生产出满足每个人每个无聊需求的软件或服务,但在web的超傻瓜界面下,可以让他们自行用一些基础组件去组装自己的网络服务。例如我如果写了篇博客,想 同时转载到我的邮箱备份。这种细微的需求,如果某家博客网站有提供,可能是个不错的吸引人的Feature,但用户不可能仅仅为了一个这样的特征就迁移自 己的博客,但他就无法享受“发表博客自动转发邮箱”这么一个的细小的自动化的快感。(技术的发展,就是为了让人获得自动化的快感,这个就不展开了)但事实 上发邮件是大多数网站都有的基本服务,目前定制服务的提供方式是让用户在某个Option或Settings菜单中选择某个单选框,例如“自动转发评 论”,这肯定是需求工程师分析出的按照80/20原则的代表大多数人的需求,可长尾再一次的出现,当你给用户自由选择权力时,会产生许多不同的需求,例如 希望同时往两个邮箱中转发,发表并同时转发,转发超过多少长度的文章,不要转发链接要把文章和评论合并转发,这是列举不完的对服务需求的长尾。有趣的地方在于,随着用户自组装服务技术的发展,用户将前所未有的获得自由控制计算服务的能力,曲线达成了当初开放源代码运动的目标——而且不需要源代码。, 我们正从傻瓜化时代走向超傻瓜化时代。在网页上用类似Visio画流程图的方式组装服务或许够简单了(如拖动一个代表博客发表事件的矩形,将它关联到邮件 发送服务的传送带上),也或许还不够,但最终我们将在web 3.0时代享用可自由组装的内容,界面和服务,这会带来许多远远超乎我们想象力的应用组合。(我设想了一个面向个人博客的Call Center服务)
Web的发明人Tim Berners-Lee所预言的下一代网络的关键技术是语义网(Sematic Web),而目前看来这项技术事实是一个Ontology/知识表示的泥潭,我觉得它的命运将类似于ISO七层网络协议,最后被某个更轻量级的现实方案所取代。Web 3.0正在安装中,这里有软件工程师的功劳,并将有用户的更大功劳。
0 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