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earthmouse推荐给我这本书,我买了拖到最近刚看完,没有就此发愿皈依我佛,但阅读过程中不断被启发的感觉真的不错。身为一个普通的没有信仰的中国人,身边又能耳濡目染大量关涉宗教背景的事物,对宗教——包括佛教——反而容易形成偏见和专断,因为自以为熟悉,其实是完全的误解。诸如佛经,无常,菩萨,轮回,戒律,茹素,这些我之前觉得毫不稀奇的常识,被赵朴初先生讲解之后才觉今是而昨非。
另外在看到“什么是无常”一节的时候,忍不住佩服起了释迦牟尼,这真不是其他宗教体系的伦理学建构所能比拟,所谓诸行无常,刹那生灭。就是一套基于动力系统观点的宇宙学模型,赵朴初先生解释的也很明白:
"诸行",就是指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行"是迁流变动的意思,一切现象都是迁流变动的,所以叫做"行"。这个字的本身就包含了无常的意义。"生灭"二字,实际上包括着"生、异、灭"三字或"生、住、异、灭"四字。这里每个字表示着一种相状:一个现象的生起叫做"生";当它存在着作用的时候叫做"住";虽有作用而同时在变异叫做"异";现象的消灭叫做"灭"。刹那(K2aza)是极短的时间,佛经中说弹一下指头的时间有六十刹那。刹那生灭,就是一刹那中具足生、住、异、灭。有人问,一个人的寿命一般有几十年,怎么是刹那生灭呢?佛教把人的一生从生到死叫做一期,一期是由刹那刹那相续而有的。对一个人的整体来说,他有一期的生住异灭,即生、老、病、死;但从他的组成各部分来说,则是刹那刹那的生住异灭。佛经说人的身体每十二年全部换过一次。一个物体的生住异灭,一个世界的成住坏空,实际都是刹那生灭相续的存在。照佛教的教义,一切现象没有不是刹那生灭的。佛教把主张"有常恒不变的事物"的见解叫做"常见",认为是错误的。读这段话的时候,我真的体会到所谓听高僧讲佛,不禁欢喜赞叹的感受。在我这个科学青年看起来,佛教有那个时代太过先进的宇宙观,所谓刹那生灭,是对在一个无穷维动力系统的诸多局部流形中短暂存在的局域吸引子的巧妙修辞。否定有“常恒不变之事物”,更是揭示了开放体系中非保守动力系统必将耗散而非收敛的规律,从这里到进化论就只有一层窗户纸了……
这个繁复巧妙,不依靠定量计算而依靠定性推理的理论体系,最后还是成了一个给普通人以尘世安慰的信仰体系,而不是成为某种科学,它还留下许多许多的经卷,供信徒们继续追怀这个伟大的古代科学家释迦牟尼。
ps,如果对这本书感兴趣,又懒得买。我用ebook search engine搜了一下,有电子版的。可以自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