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给自己的GreaseMonkey脚本写了一段自动更新的代码,不过我实在受不了在user.js文件之间复制代码片段(一股代码腐败的不祥气息),就算为了自利利人,我把这个封装好的对象放在一个单独js文件里,上传到Google Code上了,现在如果你写GreaseMonkey脚本,添加自动更新的简洁方案如下:
1. 给你的userscript脚本注释段添加如下代码:
// @require http://userscript-autoupdate-helper.googlecode.com/svn/trunk/autoupdatehelper.js
// @version <版本号>
/* @reason
<更新说明>
@end*/
(@require后面就是上传到google code里的自动更新用代码,里面定义了一个Updater对象,用法见下。<更新说明>会在客户端脚本发现版本号小于userscript.org服务器端版本号时在弹出对话框中显示)
2. 在脚本开头部分添加类似下面的代码片段:
var thisScript = {
name: "Delicious自动保存", //脚本名称,请自行修改
id: "35778", //脚本在userscripts.org的id,请自行修改
version:"1.4" // 当前脚本版本号,请自行修改
}
var updater = new Updater(thisScript); // 用thisScript对象创建一个更新器对象
updater.check(); //检查是否有更新
3. 可选的功能是另行设置更新频率(默认是10小时check一次),
在updater.check() 之前调用 updater.setHoursToCheck(t) 即可,
如updater.setHoursToCheck(24) ,则至少与上次检查时间相隔24小时才再次检查。
另外,在更新器对象创建之后,用户也可以右键GreaseMonkey图标,从“用户脚本命令”中选择手动更新脚本。
ps. 这个更新器目前是纯中文版本,所以也不写英文的发布声明了。看GreaseMonkey社区已经有自动更新用的代码片段在流传,不过直接复制粘贴大段代码我总觉得哪里不对 :-P
--
2008年12月25日 补注:
有人告诉我
“@require http://userscript-autoupdate-helper.googlecode.com/svn/trunk/autoupdatehelper.js 不行啊,直接复制倒可以”
在此补充说明一下:GreaseMonkey 0.8版增加的这个特性
@require 在安装脚本时生效,GM会自动下载 url 里指定的js文件到安装目录,直接在脚本里手工修改的话就会不行。对作者而言要先写好上传,然后安装,就能确认生效。 对脚本作者是麻烦一点,不过对用户是透明的。。。而用@require的好处可以简单的总结为:不仅快是生产力,清晰也是生产力。
—— Where exceptions happen.
2008年12月24日星期三
给GreaseMonkey脚本添加自动更新
作者: NullPointer 时间: 12:07 2 留言
Labels: GreaseMonkey, programming
2008年8月4日星期一
我知道,我没想到
写文章,看文献,在正题之外,看见许多有趣的东西。按我领会的GTD精神,避免分心的方法是把想到的事都写下来,庶几心里可以不用存事,所以就写下来吧。
1,我知道二战深刻的影响了计算机的诞生,我没想到认知心理学也是被二战推动的。
看书上说二战里有许多实验心理学家被征召,要他们找办法去选出优秀的飞行员和雷达兵。当时的刺激-响应理论暴露了无法实用的问题,需要更具体的模型来刻画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准确的说,国防部需要这些模型)。学术研究再次滞后,二战结束(就是二战时候心理学还没准备好,所以出现了《22条军规》这样的血泪控诉),英国的Donald Broadbent发展了第一个注意力的详细模型(飞行员和雷达兵确实需要集中注意力),一堆检测实验方法被提出,最后还发展出了专用数学工具。
2,我知道条件反射,还包括它的两大类八小类,我没想到药物上瘾和过量致死与条件反射有关。
其实道理很简单,不但食物和电击这样的无条件刺激(US,unconditional stimulation)会和周围条件刺激(CS, conditional stimulation)相关联,产生条件反射,吸毒行为作为US,也会和出现的CS(例如地点,或一起吸毒的朋友)相关联,最终产生条件反射。食物的例子里,分泌唾液的反射行为是为了准备接受食物。同样的,当药物关联的反射行为也是有机体为了接受药物而产生的效应,当条件反射建立(成为药物上瘾者)之后,由于条件反射做了多余的补偿,原先的药物剂量不再能产生作用,于是上瘾者就会不断增加剂量。
更可怕的,当上瘾者在一个新的环境(不同的地点或和不同的人)服药,由于条件反射没有出现,身体没有准备好接受毒品,而他按照原先剂量服药,就容易产生“过量服药”的悲剧——这是采访不少幸存者的结论,许多“过量”情况并不是剂量变大而造成,而是因为在陌生化情景里吃药。此时我脑海里浮现了一个吸毒者倒在一家小旅馆的床上的孤独身影,他只是不知道在外用药,剂量需要打折。。。。呃,我不是要普及这个知识。不过这个知识可以用来治网瘾。例如经常改改上网的条件啥的,习惯无线上网的,估计不容易有网瘾。
3,我知道电击实验很变态,我没想到这么变态。
话说心理学家对狗做实验的时候喜欢用电击做惩罚手段,一惩再惩,狗就学会不要去做某事——抑制性条件反射。但有变态的发现,如果狗不幸被不可预期且不可控制(比如电击是否停止与狗的行为无关,不是你乖就不电你)的电击恶搞过,那么以后再当狗有机会逃离电击的时候,它们也无力逃离。不但如此,狗还会表现出一系列心理问题:
沮丧(情绪反应被压抑),消极(在可逃离电击的情况下也不做努力),认知缺陷(在实验后期,认识不到电击是可控的。),这些综合起来,就是所谓“习得性无助”,这套理论现在被用于解释和治疗各种抑郁和行为障碍。
给人民意料之外的电击可以制造顺民。1984的老大哥还在费心讲道理,不学习就落后了啊,其实只需要不断的电击,如人类有限历史里部分时间部分地区的实践所证明的那样……
2008年7月29日星期二
新搜索引擎Cuil登场,酷哦
凌晨起来干活,扫了眼AideRSS过滤出来的大消息,前四条有三条都关于Cuil。说是一个新搜索引擎(。。。),说拿了3000万美元风投(。。),说是前google员工出来做的(。),说是世界最大(?!),说有全新的搜索界面(!~),说一直秘密开发现在隆重登场云云(TechCrunch的消息),那就去看看吧:
Pros:
1,对搜索结果做了关联聚类,把相关的关键字整理在一个Ajax动态效果的分栏列表里,相当好用,这里背后不仅仅是文本挖掘,自动聚类,还明显包含了知识工程的杰作,关键词经过了细心的(人工?)分类,且每个关键字都有解释!(把鼠标悬停在上面可见)
用户面对众多搜索结果,传统的浏览方式就是从头到尾一一遍历,所以只有前几条结果有意义,但Cuil提供了这个按语义组织起来的快捷目录,直接改进了搜索结果的存在方式,现在用户可以对所搜索的对象有一个全景式俯瞰..并选择你感兴趣的方向做进一步深入了解,Cuil提供了另一种搜索体验,这看来是它和google竞争的关键武器。
2,如果搜索关键字有歧义,Cuil会自动提示进一步的限制关键字,这本身很多搜索引擎都有,不过Cuil把这个处理成页面顶部的tab栏,显得很自然。
3, 一些零碎的优点,Cuil的黑色首页比Google/Baidu的白色首页省电,更环保? Cuil版面的特意设计让Cuil的用户基本不用翻屏。Cuil并且很酷的表示它分析网页间的关系就足够了,所以它对你的个人信息和兴趣偏好不感兴趣,绝对不记录你的任何个人搜索历史,也不会利用cookie上传什么东西——这是个标榜“谢绝隐私”的搜索引擎。
Cons:
1,Cuil虽然在新闻稿里吹嘘自己是最大的搜索引擎,收录网页是google的3倍,不过他们应该用的是过时的数据。。Google索引的网页已经在“1 trillion unique URLs”的规模,而Cuil索引的只有120 Billion. 讽刺性的测试是用Cuil 搜索"Cuil—the world’s biggest search engine.",比较用google搜索同样的字串。目前还是google强。。强很多。
2,Cuil现在只索引英语网页,不支持其他语言。
3,Cuil在搜索不同关键词的时候时快时慢,表现得不稳定。刚才Cuil干脆给了一个
No results because of high load...
看来3000万风投对于搜索引擎来说还是不够烧的。。。ps. 豆瓣9点4套居然一条提到Cuil的消息也没有。。。
2008年6月10日星期二
狂飙三法:断章取义,生吞活剥,欲速不达
关于狂飙,可参考狂飙突进读书青年团小组。
这三个读书方法的主要用途:
当你有一堆某领域的书要快速消化写成文献综述,
当你面对一本买了好久没精神细细翻看的大部头,
当你借图书馆的几本书已经过期,多看一天都是钱……
ok,这时候就用得上断章取义,生吞活剥,欲速不达的工夫
一,断章取义法
断章取义要这样解:
断,判断;章,章节目录。取,选择;义,有意义的内容。
断章取义就是要在读之前明确自己的阅读主题,打开目录,快速判断值得读的内容。然后直达该章该节的开头。从那里开始阅读,比从第一章第一节开始要动人多了。那些不重要的铺垫,可以像拍电影一样,当重要部分告一段落的时候再蒙太奇回到过去简单交代一下即可。什么都按时间顺序来,自然就平平无奇。
二,生吞活剥法
生吞活剥要这样解:
生吞,面对陌生领域的内容,不妨囫囵吞下,观其大意。
活剥,处理修辞鲜活的文章要剥掉皮毛,观其经脉。
生吞的要领,吞其头尾。如果你对这本书讲的东西甚是生疏,就不宜直接断章取义,应该先试图知道个大概。这时候就要生吞它的一头一尾。头就是摘要或序言或第一章第一节,尾就是总结或附录或最后一章。头往往是浅近介绍,尾往往有简略回顾,吞掉头尾,大意总能了了,然后就接着转断章取义。
活剥的要领,有的书或文章文字华丽,修辞繁复,不管你读了是赞叹还是囧rz,最好得习惯剥掉修辞那层皮毛,直接看它逻辑的经脉到底是什么。不能看完全文只对辞藻和几个警句留下印象。警句要是建立在胡话的基础上,也不过是华丽的胡话。
三,欲速不达法
欲速不达要这样解:
欲,想要;速,快;不,不必;达,完成。
合起来就是,你要是想读得快,就不必读完它。
欲速不达是狂飙的基础法则,没有什么书真的需要全部读完:有名的例子如石头记,我们只读了它的前八十回,一样欢喜赞叹。
考虑到meme(不知道这是什么的人去读《谜米机器》)的扩散规律,你不会错过真正重要的思想,一个好意思会出现在许多不同的书里,被许多不同的作者反复提及。所以只要你读得足够多,你迟早会遇到它。所以放心的放下手头没看完的书,去读下一本吧。
2008年5月29日星期四
【读书笔记】自由意志与神经生物学
雅斯贝斯说过,“如果从事哲学思维的人不深入到科学里面去,没有对世界的明晰认识,那他始终是个瞎子。”(见他的《生存哲学》,p.9,ps,该书导言对科学与哲学的分工关系有一针见血的论述)但大多数哲学家依然在调制晦涩抽象与诗意感悟的鸡尾酒,科学知识——那些关于实在世界的现象性事实并不在哲学家或宏大或微妙的各种抽象范畴的描述兴趣中。相比之下,J.R.赛尔的哲学却有着理科般的清晰明快风格,并且将不同门类的科学知识以毫不生硬的方式引入他的哲学研究之中。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是他在巴黎所作的讲座记录,前55页是《自由意志与神经生物学》,后25页是《言语行为与权力》,时间有限,这篇读书笔记就先简单总结我比较熟悉的前半部分。
按赛尔的观点,自由意志是哲学的一个丑闻:它由来已久,却毫无进展。(我得说,按这个标准,哲学就是一个丑闻缠身的学科。)自由意志之所以构成一个哲学问题,是因为它和因果决定论构成了互不相容的矛盾,而后者是我们赖以理解世界的基本逻辑框架。
在我们最普通的日常观念里,我们都接受万事万物间存在先后承继彼此支配的因果关系。“万事有因”这种观念,哲学称之为“决定论”。但当你下一个决定时,你所体验到的恰恰是无法被外部决定的“自由”。你决定买某个品牌,你决定投给某个候选人,你决定去看电影还是看展览,...这些都是被强制给予的自由意志的经验。自由意志它无法被放弃,且无法用决定论取代。当你坐在饭店里拒绝行使自己的自由意志去点菜,饭店不会因为“万事先定”的决定论给你送上理论上被决定了的晚餐。你要做出行动,你就必须先运用你的自由意志去做一个自由的决定。这个做决定的“自由瞬间”被赛尔称之为“间隔”,我理解所谓“间隔”其实也是“因果链条间的间隔”,在每个动机和行为之间,自由意志出现,而强制性的因果链条断裂。
显然自由意志的存在本身就成了问题,接受“自由意志”的存在,世界的因果有序性就遭遇挑战。反之亦然。这里赛尔敏锐的附带指出,虽然有人试图用在量子力学层次引入的非决定论宇宙观来解释自由意志。但是“认为我们的某些行为是自由的”和“认为这些行为是偶然的”完全不同,所以量子非决定论对于自由意志而言并无帮助。
赛尔接着将自由意志做出决定的过程还原到了神经科学层面,他指出意志的一个决定其实对应着神经层次中无数神经元的工作和神经信号的传递,当你决定要举起手,就有一个神经信号从大脑向下一路传递到手臂的运动神经元,于是肌肉收缩,你举起了手。接着赛尔问出了关键的问题:
“……问题如下,既然在我们作一个理智决定的情况中,在高级层次上有间隔的存在,那么我们如何在神经生物学的层次上表现这个间隔呢?”
赛尔在这里借用了希腊神话里帕里斯向三位女神送出代表最美丽女神的金苹果的故事来具体分析这个神经层次的间隔:
设令帕里斯开始思考的时刻为t1,而他下决定把金苹果给阿佛洛狄忒的时刻为t2,并规定在t1和t2之间没有出现其他的外部刺激。在t1时刻,帕里斯拥有全部信息,并基于这些信息他作出决定。从t1到t2他深思熟虑金苹果应该给谁的时间间隙,就是所谓的间隔。于是我们得以精确的描述自由意志问题如下:
- 假如t1时,帕里斯大脑的全部状态从因果关系上看足以决定他在t2时刻大脑的全部状态——那么他就不具有自由意志。
- 假如从因果关系上,帕里斯大脑在t1时的状态不足以决定接下来一系列直到t2时脑的状态——那么他具有自由意志。
- 假设⑴. 大脑的状态是充分的因果条件
- 假设⑵. 大脑的状态不是充分的因果条件
在假设⑴的情况下,自由意志只是一种假象,在底层的神经生物学上,一系列神经生物学事件都从因果关系保证了下一个神经事件的发生,帕里斯体验到了他的自由意志,但在神经生物学层次上却没有真正的自由意志。赛尔称之为“神经生物学决定论”,并且大多数神经生物学家也认同这个解释。但赛尔提出一个进化论角度的辩驳,“对于高级的人类和动物而言,做出理智决定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因此从进化论的观点来看,如果理智决定仅是不起实际作用的假象,这就类似假设视觉或味觉在进化中没有起作用一样。”
虽然假设⑴简单严谨自足,但它毫不留情的剥夺了人类的自尊心,所以赛尔把更多精力用于讨论假设⑵如何成立。
在假设⑵为真的情况下,赛尔由易至难展开了他认为的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
- 意识对身体具有因果作用。
- 脑导致并支持一个有意识自我的存在。后者能作出理智的决定并将其付诸行动。
- 脑就是有意识的自我,在我们关注的间隔中,它作出决定,并在这些决定基础上行动,因此不管决定还是行为都不是充分的因果条件决定的。
“如果人们提出假设⑴是正确的,您能接受吗?”,这等价于问
“如果人们指出自由理智的决定是不存在的,那么您是否可以自由且理智地作出决定,是否要接受这种不存在的事实呢?”
简介结束,下面是我的一些批评:
赛尔所作的简单两分的假设⑴和假设⑵很可能都不是大脑复杂运作机制的真相。
回归常识,假设⑴所描述的“作为一种假象的自由意志或理智决定”其实是每个人都有体验的日常心理现象:各种刻板印象,固有立场,思维盲区难道不是一直在支配人们在大多数时候的“自由意志”?思维的自由是可能的,但在许多时候,它退化为一种假象,人一旦听任自己由习惯偏见所支配,也就等于完全由神经系统预设的因果关系来作出决定。
而假设⑵(即大脑不会被某一时刻的状态决定其后续时刻的状态)有一定的成立条件,在高层的认知层面是自省和反思。当思维活动以自身为省思对象的时候,这时将在底层的神经系统出现一个动态团聚而成的自反馈环路,动态团聚的典型特征是对初条件极度敏感。用动力系统的语言来说,在动态团聚的区域有很多共存的吸引子,它们的吸引盆的形状可能是某种分形。这就使得“自由”成为可能,即系统可以从截然不同的初始条件演化至一个确定的吸引子状态(作出决定),但随着自省过程在底层的不断迭代,微小的扰动就可以使演化轨迹脱离吸引子(改变决定)。自省式思索的功能可以看作由系统自发产生扰动以搜索合适的吸引盆,而何时达成决定,就需要大脑其他部分(意识?潜意识?欲望?)是否对此团聚所产生的输出满意。一个神经生物学的常识是,脑并非一个统一且一致的器官。脑是由许多不同构造不同功能的子系统所构成。所以自由意志是可能的,它是大脑不同部位紧密配合的整体结果,自由的大脑产生于无知的因果论的神经元群体之上。
在我看来,我们的思维未必自由,但可以自由。这里的选择本身是自由的。
2008年4月25日星期五
接着说豆瓣的推荐功能——社会化推荐的动力和阻力
豆瓣把推荐放上了首页,这或许可以标志豆瓣对自己使命的决心——帮助每个人发现未知的有趣事物,以及它的决定——用社会化推荐来实现。上次那篇《SNS网站的内向和外向》是关于推荐和收藏的微妙区别,我们这次来分析一下社会化推荐的动力和阻力。
为了简化对社会网络中用户行为的分析,仿效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让我先引入一个社交人假设:即假设我们所讨论的SNS网站中的每个用户的行为都以他所预计的社会交往结果而定。一个理想的社交人会顾及到他的行为会造成的他人心理负担,并以此决定自己的行为。当然在真实的SNS网站上,你能遇到不少并不顾及他人反应和心理的用户,有的以之为个性,有的就真的是粗枝大叶。但正像经济学,它分析人逐利的那一面(反逐利的行为会被市场惩罚),所以只需要分析“经济人”,我们分析的是由社会交往形成的SNS(反社交的行为也会被社区惩罚),所以只需要分析“社交人”。
我们来试试看,假设豆瓣的每个用户都是社交人。豆瓣推荐会遇到什么问题?
豆瓣推荐是所谓的社会化推荐(或俗称的“人肉推荐”,这是阿北自己的阐释,0rz),推荐的信息会在社交人的社交圈子中传播。一个有趣或有价值的信息会被他的朋友接力推荐而由此越传越广,社会推荐的好处是信息会在有类似趣味的群体中定向扩散,减少海量信息过载带来的压力。
对于一个社交人而言,每一次推荐他都会考虑这个推荐所带来的社交影响,就是说,他会在推荐前考虑这个信息是否会受到他的社交圈子的关注或欢迎("Yes!"),以及有多大风险遭到他人的否定评价("No!")。我们抽象的定义社交人做出推荐行为的心理动力(motivation)来自他对这两者期待的差。动力越大,他就越倾向做出一个推荐。
Motivation = expected Yes - expected No.
设想一个刚刚成为豆瓣用户的社交人,因为只有寥寥几个友邻,我们的社交人明白(普通用户迟早也会明白),自己的推荐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有机会看见,得不到反馈和关注的推荐是很无聊的,因此对于有一个迷你或小型社交圈子的社交人而言,推荐对他的问题是:做出推荐所需的心理动力不足。
再设想一个作为资深豆瓣用户的社交人,他有着复杂的社交圈子,他可能有着两群或更多群互不相同的朋友,可能是结识渠道不同,或趣味不同,或政治立场不同,……这些都很常见。人是复杂多元的,所结成的社会网络当然也是多元而复杂的。对这样的社交人而言,他虽然有很大的动力去做推荐,但所顾及的阻力会更大,他想要推荐一个有趣的x笑话给一圈童年好友,他会顾及到他在同事们中的形象;他想要推荐一篇最新的IT新闻,他会觉得这对昨天刚结交的文青而言太无聊。于是所有真正“定向的”内容都被社交人自己的“自我审查”先过滤掉了,最后他只能推荐一些老幼咸宜雅俗共赏的东西——典型的例子是无害且可爱的猫咪照片。对于这些社交圈子够大而复杂的社交人而言,推荐对他的问题是:要做出推荐所要克服的心理阻力太大。而对SNS网络而言,这种阻力会使得被推荐的内容不够“定向”,缺少“多元”。
更糟糕的是,这些有多元圈子的社交人推荐的越多,他的圈子就越向“去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理论上,他迟早会悄悄得罪完某一个倾向的朋友圈,而成为另一个单极立场的圈子中的一元。换言之,社会化推荐另一个副作用是会削弱SNS中的弱连接,从而影响到SNS的连通性。这个后果就很严重了。其实对其他那些基于单一兴趣爱好的SNS,社会化推荐不如就直接做成Digg式匿名推荐,但对兴趣高度分歧多元的豆瓣来说,怎么保持它的多元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新手推荐动力不足的问题可以交给时间去自然解决。但资深用户推荐阻力太大的问题却必须正视,无他,这个问题只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在社交人的世界里不能指望其他人都会“宽容异己趣味”。
我以为,简单的解决方案是允许社交人更好的控制自己推荐行为——尤其是这个推荐究竟要发送到哪一群人。具体实现可以是允许豆瓣用户进一步细化定义自己的朋友圈:tag或分类都好。然后在做出每一个推荐的时候,用户可以选择是发送给“IT青年”还是“文学女青年”还是“同学+狐朋狗友”,当推荐能不受顾虑的符合用户心目中某个圈子的趣味,定向的多元的推荐才可以自由出现,社会化推荐也会在阻力消失的情况下更快更多的涌现。
2008年4月20日星期日
关于爱国的实话和看法
先说明标题。实话是交代我自己的事,所见所闻,所想所做,一五一十,这是说实话。看法是我对其他人或客观事物的评论——我保证是我的真实看法,那当然不等于真实本身,所以是看法,不是实话。
实话一,我参加过爱国游行。
99年5月,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当天晚上消息传来,整个班级的男生都挤在一个宿舍,破天荒的集体讨论起政治。然后就听见楼下有呼唤出来去游行的口号声,大家赶快都下去了。游行队伍在北大宿舍楼间穿行了一圈,到校门的时候,已经是人头攒动,占据南门整条大路的长龙了。当时校门被关上,前面的人在交涉,后面的人在喊口号。记得僵持了约十分钟,校门忽然开了,于是一阵欢呼,整个队伍一边高喊口号,一边跨出校门。我走出校门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个队伍是去哪,以及它最后居然会出现在美国大使馆前。
在游行队伍里,大家一边按照固定的节奏喊口号,一边耳语传播着很多事,有人提出需要去找旗帜,标语,横幅,也有人说要去联系其他大学的学生等等各种意见,然后队伍里会有反馈的耳语传回来,例如有一句是“找过清华的了,他们学生会的人不肯...”。走到半路的时候,有人带来了一面北京大学的旗帜,然后又出现了一个横幅。当时是夜里10点多,走在宽阔的中关村北大街,两边基本没有什么行人,但我们这群学生依然在卖力的高喊口号,一个人喊,然后一群人跟。领喊的人累了稍一停,就会有其他人自动带头喊起来。口号主要来自马哲邓论,从“振兴中华”,“打倒美帝国主义”“坚持改革开放”乃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都被喊过了。
因为很兴奋,感觉没有经过多少时间,游行队伍就走到了人大,现在想想,那是公交车四站路的距离。在人大门口,游行队伍换了口号,是“人大人,站出来。”(在北大里喊的是:北大人,站出来。),有人从人大宿舍楼里喊话回应,这里便是一片喝彩。在人大校门口没有等到人大的人出现,队伍里的耳语是被他们校长堵住了。这时候队伍里大家开始有些累了,再往前,没有大学了啊,游行去哪呢?忽然队伍又动了,耳语说是要去美国大使馆,我们班里几个同学商量了一下,有人就说不去了。我和另外几个同学决定坚持下去。走过三环,继续往前,队伍大概剩下三分之一,路边开始出现了警察和武警,在几个路口默默的站着。最后出现了几辆空公交车,整个游戏队伍都上了车,说会直接送我们去使馆区。
到了使馆区后,我们发现已经是旗帜翻飞口号震天,以及许多紧张的解放军。深刻的印象是,我们这批从北大里毫无准备就走出来的人,队里只有一杆小小的旗。而其他学校无不旗帜鲜明横幅整齐,当时很羡慕他们。英国大使馆被误认为美国大使馆得到许多怒骂,最后的临别怒骂是“打倒美帝国主义的走狗英国”。而美国大使馆前根本比春运的火车站还要挤。在经历了更多的人潮,聚光灯,和解放军之后,我们几个同班同学交流了一下,觉得够了。也都累了,当时已经是半夜两点,于是就一起回去,几个人合拼了一辆出租车。回到宿舍就是喝水——整个晚上没有喝水。然后倒头大睡。
实话二,第二天和后来更大规模的游行我没有再去,很多人去了之后回来炫耀说礽了不少墨水瓶在美国使馆的墙上。
实话三,当时一起游行的同学后来有不少去了美国。
实话四,游行应该带上一瓶水,或许两瓶,还可以分给同学。
看法一,当时大家喊的口号太土了。除了陈词滥调,意识形态就没有其他别的。但话说回来,当你试图在公共场合高喊口号,你会发现能喊出口的,只有陈词滥调。
看法二,人在游行队伍里,会轻易被裹挟,被兴奋,被激励,“大家”出现,而“我”消失。
看法三,这实在是一次很幼稚的游行。
看法四,我并不后悔。
实话五,我无视过爱国游行。
因为经历过集体性狂热,以及这种狂热的迅速破灭。毕竟抵制美货的理想无法代替每天用的电脑里美国公司的CPU。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的时候(还有人记得王伟吗?),又有一群和我当年一样的大学生走出校园,高喊口号去反美。一切都似曾相识,但这个游行被我彻底无视了,因为觉得完全没有用处。
看法五,我想今天浩浩荡荡的反法浪潮过去后,也会留下更多政治冷漠者。
实话六,我鄙视过爱国游行。
到了2005年,中关村反日大游行的时候,我彻底站在游行者立场的反面——认为那是一群愤青。游行出现了暴力,堵塞了交通,一群人使用着不堪入耳种族歧视的语言,散发着亢奋的荷尔蒙,只是给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火上浇油。更关键的,许多东西都被和谐了,唯有反日可以正大光明的进行。这让我有了
看法六,当时那次反日游行的出现是政府操作乃至默许的结果。
实话七,现在我是一个矛盾的爱国者。
如果是CNN采访我,我会承认,我是一个爱国者。我支持中国。
如果是国人问我,我会说,爱国又不是姿态,别闹了,干正事。
如果是CCTV问我,我会掉头走开。
看法七,愤青是“凡是西方支持的,我们反对。凡是西方反对的,我们支持。”,
另外有一群人是“凡是愤青支持的,我们反对。凡是愤青反对的,我们支持。”
这种让立场优先于是非的习惯很糟糕。尤其在这次事件上,CNN和西方并不清白,当然我们的政府也是。
与其急着站队去一起支持或一并反对,不如就事论事。
看法八,再怎么幼稚的爱国表态乃至游行或抵制,也是参与者对自己政治权利的实践。这其实有助于政治意识的成熟,没有一个人会永远是愤青,我反对嘲笑和侮辱自己的同胞——例如把他们说成蠢货或脑残。
很多时候,有必要回归常识。例如是否应该尊重他人。不要简单的把那些挂上小红心的人扣个爱国蠢货的帽子。而爱国者这边扣帽子的行为就更应该克制——汉奸这顶帽子实在太大。
看法九,我看见一个豆瓣同城活动是“上海火炬传递沿途保护如有ZD分子群起攻之光明正大揣2脚”,如果有人觉得见了藏独分子就可以正大光明踹两脚,那他和在拉萨打人烧店的暴徒就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是立场。两群暴徒都认为自己见了异己就有正大光明的理由使用暴力赶走他们。
看法十,我鄙视为糟糕的事情寻找美丽的借口。爱国是个常用的借口。自由和民主也是。
2008年4月11日星期五
荒谬感
好久没有说政治,实在是因为各方面的愚蠢让我哑口无言——真是从何说起。
热爱中共这个独裁政党有多荒谬,推崇因为投胎转世而获得至高权力(而不是民主)的达Lai喇嘛就有多荒谬——这是一个和萨达姆一样能得到99%投票的人。却有人奉他为捍卫人权的领袖。
或许更荒谬的是对达Lai喇嘛主张的藏区民族隔离政策的无视——在21世纪,一群高喊民主的人支持一个支持民族隔离政策的人(即使经过了民族文化的包装)——真的是匪夷所思。
或许他们心里就是为了反共找一个借口,为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重复我的价值观:没有什么价值能高于一切价值,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做借口去合法化一个错误。
有一句名言,是“爱国主义是无赖最后的避难所。”——这是在说愤青
还有一句名言,是“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这是在说民运
民主也一样,民族也一样,...
当一个价值凌驾其余的时候,一切价值都不存在了。它们只是成了各种各样的借口。
2008年3月2日星期日
两组数字以及真假SNS
许多人把校内看作中国SNS网站的领军者,校内网有忠实模仿Facebook的界面,有实名制,有众多的大学生注册用户,似乎只要加上开放API,它就是Facebook中国版了。于是校内一开电影频道,就有人为豆瓣担心,主要理由是传说中校内无敌旺盛的人气。于是我就好奇的去校内电影频道参观,得到一组数字,然后去了一下豆瓣的相应页面,得到另一组数字,如下:
第一组数字来自校内的《长江七号》页面的前四条最热评论:
(338条回复) 40人推荐该评论
(72条回复) 35人推荐该评论
(80条回复) 33人推荐该评论
(50条回复) 28人推荐该评论
第二组数字来自豆瓣的《长江七号》页面的前四条最热评论:
(187条回复) 268/323人推荐该评论
(73条回复) 166/182人推荐该评论
(55条回复) 87/100人推荐该评论
(44条回复) 86/104人推荐该评论
其中一目了然的是豆瓣电影的人气其实比校内电影要高不少,但这并不是重点,人气可以积累,可以超越,豆瓣电影此时此刻的人气相对优势实在不足为凭,就和校内的所谓人气优势不足为凭一样。上面两组数字中真正有趣的部分在于比例:校内每篇评论吸引的回复数都远大于推荐数,而豆瓣的评论正好相反:推荐数远大于回复数。并且你如果观察其他电影,也能发现相同的对比关系,校内的用户总是更多回复而较少推荐,而在豆瓣则相反。
这说明了什么?
从数字回到用户心理来,回复操作是用户对用户的响应,推荐则是用户对圈子的分享。当用户热衷于回复而不愿推荐,这告诉我们社区中缺乏圈子,或者说有足够凝聚力的朋友圈子,校内虽然试图把用户庞杂的现实人际关系搬上网络,但校内用户热衷从事的依然是典型的1.0论坛行为——回复。缺少用户自发内聚的朋友圈子,缺乏朋友圈内自发的分享和沟通,校内所谓的SNS网络不过是无数个人的散沙(黏合在名人和美女周围?)。
相比之下,数据证明豆瓣有一个更乐于分享的用户群体,而每一个分享都暗示着一个有活力的朋友圈子。当许多人还在争论豆瓣是不是应该“转型”去做SNS的时候,豆瓣已经涌现出了丰富真实的人际网络结构。
忍不住想偷用孔子的话,子曰: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按着学校班级结党成社但保持一盘散沙并不是真正的SNS,这样的社区无法分享,也就无法过滤,也就无法帮助社区的每一个人发现真正有趣的东西。
--
ps,本文有巨大bug,写的时候没发现,写完才发现,冷汗啊冷汗,留着看谁会先留言指出。
Technorati Tags Web,豆瓣,校内,SNS
2008年1月16日星期三
从豆瓣的推荐功能说起——SNS网站的内向和外向
昨天豆瓣网推出了一个新功能的alpha测试:全站统一的“推荐”功能,豆瓣用户从此可以在全站范围内对书/影/乐/评论/小组/话题/豆列/博客做出自己的推荐,留下自己的评语。在我看来,这其实是开启豆瓣SNS结构巨大转型的关键一步,如果借用心理学的术语,原先那个内向沉静的豆瓣将从此变得越来越外向,越来越活泼。
这里的内向和外向,是我对两类不同SNS网站的分类,还是举例来说,del.icio.us和digg,这是两个很雷同又很不同的2.0站点,它们都以帮助用户分享和发现有价值的网页为目标。但用户在这两个SNS网络中的基本行为截然不同,del.icio.us的是“收藏”,digg的是“推荐”,这就导致了用户行为动机的微妙区别,进而导致了两种完全不同的SNS结构。
用户在做“收藏”的时候,考虑的是自己的个人兴趣,他即使知道他的收藏会被网站公开,会在友邻圈中分享,他依然是为了自己的趣味和兴趣做收藏。这种行为即使没有外部响应也不要紧,这是所谓的“内向”,内向的SNS通过聚合许多人收藏形成的偏好联系会因此呈现分歧交错的偏好区别,容易形成多元并存的结构。
而当用户在digg式网站上“推荐”的时候,他考虑的是他想象中的大众,并且关键的,他会期待得到外部的响应,我们称这种心理动因为“外向”。内向行为和外向行为可以类别于写日记和写评论:当你发现自己的日记本上有人留言,你会觉得是种冒犯,个人的收藏实在无需外部的指点和评介,而发现自己的评论无人关注无人回复,反而会感到失落和沮丧。因为这种向外的行为,从人的心理出发,就是为了响应——哪怕这响应只是digg一个简单的推。
于是为了得到外部的响应,他会更倾向于推荐那些他心目中大众会关注的内容;他也会迎合大众的趣味,参与推荐一个已经成为热点的内容,因为在这种参与中,他的推荐能够安全的得到更多外部认同。由此,外向的SNS会迅速的大众化中心化,我们能发现Digg的热点话题总是徘徊在特定的几个主题上,而且这些主题会吸引更多类似的推荐——形成稳固的中心趣味。我们说,外向型SNS有助于形成公共的注意焦点。
把外向型网络与内向型网络对比,我们能发现内向型SNS的社区相对显得“安静”,缺少外显的交互,但兴趣热点的多元化与真实性是“活跃的”外向型SNS所不能及——外向行为表露出的趣味总是没有内向行为表露的趣味更真实。
从del.icio.us和digg回到豆瓣,我们能发现完全雷同的模式,豆瓣的书影音(各种subject)一直在内向型SNS机制下运作,呈现出了兼容并存的多元趣味格局;而豆瓣九点,它的Digg式推荐机制,最终导致九点首页长期被特定几个blog占据,呈现外向型SNS注意力趋同的结果。
显然豆瓣是要做社区的,豆瓣广播,是豆瓣活跃社区的有效一步,即时呈现在友邻频道的“想看看过”的个人收藏开始具有了部分外向性,有人会在收藏的附言里面留下一些面对外部的短小评论——这种评论因为广播的公共空间而有意义。但总的来说,豆瓣的书影音部分,还是一个“安静”的内向型SNS。
这次测试的全站统一的“推荐”功能,关键不是用户多了一个新的可以推荐分享的机制,而是豆瓣是否准备好迎接这种从内向的多元包容的SNS向外向的热点聚合的SNS的转型?或者,豆瓣能够成功的内外兼修?
如果豆瓣准备内外兼修(并且同时修正长期困扰豆瓣9点的首页热点趋同现象),我个人的建议是,除了全站的书/影/乐/评论/小组/话题/豆列/博客都可以推荐之外,也应对适合“收藏”的对象统一添加“收藏”功能,以提供内向和外向的不同选择。
另外,我建议将友邻广播专用于小圈子中内向行为的交流。而专辟出特定的推荐栏目用于呈现全站活跃的新鲜推荐。这样可以解决友邻广播加入推荐后信息过载的问题,而推荐的热点也能更有效的呈现,更重要的,这样可以避免外向行为对内向行为的干扰,防止豆瓣收敛为一个单纯的外向SNS。
2008年1月14日星期一
做游戏:三十九页第七行
在艾芙的博客上看见这个好玩的游戏,五个第三十九页第七行:
请打开离你手边最近的一本书。找到并写下第39页第7行的一句话。(手边书太多,随便挑了本薄的)
——“我们至此为止所说的话,涉及所有现象,当然,为了理性批判的目的,我们只是对认识现象发生兴趣。”
请打开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找到并写下第39页第7行的一句话。(同上,我有许多”最喜欢”,所以随便挑了本)
——“阿基里斯:跑道那头儿是面什么旗子啊?这叫我想起我最喜欢的艺术家艾舍尔的一幅版画”
请打开随意一本外语书。找到并写下第39页第7行的一句话。
——“..taking full possession of his mind, he got up softly and shuffled..”
请打开书架最上一排上左数第一本书。找到并写下第39页第7行的一句话。(同上,有好几个书架,随便挑了一个)
——”这要从我童年的一次奇遇说起,这奇遇我永远也忘不掉,“
请打开封面是你最喜欢的颜色的一本书。找到并写下第39页第7行的一句话。
——”当受试者回到阳光灿烂的地面上时,他相信关在地下生活只有2个月。“
嗯,其中至少有一本是很好猜中的。。。:) 或者你可以接力做这个游戏。
2008年1月11日星期五
老笑话的秘密
今天半夜看见Cathayan这篇博客《沟通万年的不可能》,说的是一群专家分析把信息传递一万年(用途很多,告诉他们此处有核废料,或者告诉他们如果会了时间旅行赶快来2008年)的可能方法,最后结论是因为人类沟通仰仗的语言会不断改变,不能指望经过10000年之后,已经无人使用的语言还能被理解。专家最后建议是用口口相传的方式把这个信息以尽量冗余的方式传递下去,庶几可能把一个消息传递尽可能长的时间。
这其实有点类似谜米机器(meme)的概念,思想分解成基本元素后能够传递的比某一种语言更长久,不过这个起兴也够长了,我言归正传,来说一下老笑话背后的秘密:
在未来某个时候,人类终于发明了时间旅行技术,一个探险队被派出想回到2008年告诉当时的人类一个攸关全人类的重要信息,但技术总是不可靠的,由于某个不知名粒子的扰动,他们错误的来到了遥远的古代,但时间旅行要消耗的巨大能量使他们没有办法再去2008,只能直接返回自己的年代。为了多少补救这次失败的时间旅行,他们设计了一个方案把这个信息传递下去——因为担心语言的改变和信息载体的丢失,他们基于未来先进的“认知心理文学”把信息编码成为许多能有效激发人类愉快情感反应的故事——就是笑话。于是笑话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这些发明笑话的人乘坐飞碟在一个个夜晚从地球的一个城市飞到另一个城市,遇到愁苦的单身的人,就给他说一个笑话。十个夜晚过去之后,所有的笑话都已经发完了,他们乘上飞船回到未来。
这些笑话事先都经过了认知心理文学的极小值分析,去除了任何多余的修饰,保证它短小易于记忆,而愉悦的情感反映使得它成为人们乐于传播的对象。为了保证信息能够有效传递到未来而不丢失,那段关键信息被分解成许多基本要素,每个要素又冗余编码进了一个个笑话。一个笑话就是一个谜语,所有的笑话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信息的编码模式就会出现。
笑话传递着,从乞丐到孩子,从小贩到顾客,从文人到皇帝,中间又衍生繁殖出了许多不同的复本,和后人模仿老笑话编出来的新笑话,但最好笑的那些依然是用未来认知心理文学技术分析优化过的经典老笑话,它们稳定的传递着,在一个个语言之间,在一个个世纪之后,互联网发明了,所有的老笑话在网上以更快的速度传播聚合,人们一次又一次在网上遭遇这些老笑话,最聪明的一些人因此发现了老笑话中隐藏的模式,为了解开后面藏着的秘密,一个叫做玻璃球游戏的组织成立来试图破解它。
终于在2008年——那些来自未来的人算准了这时候人类所能获得的计算能力恰好可以破解笑话中的编码,在这个预定的时刻,密码被解开,那段来自未来又传过历史的信息写成中文是:
请发明新笑话,我们的时代一切都不再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