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ere exceptions happen.

2004年6月19日星期六

历史科学和科学

虽然历史科学里面有科学,可它不是科学。就像woman不是man..历史科学只是历史学界对他们研究对象的爱称。

就像woman的a要弱读,不能中气十足的念做wo-man,
历史科学的科字的正确读法也该是轻声,念快了成历史学就正好。joke一下,哈哈


2004年6月8日星期二

投票制度·集体非理性

民主的基石之一,投票制度,按照所有内行人的共识,简直就是集体非理性的来源。
这些“内行人”是指了解社会选择理论(Social Choice)的人,这个由阿罗在70年代开创的政治经济学分支关注投票制度的分析和设计,并给出了引人深思的结论。

基 于天赋人权,一个群体中的个体天生平等,都有权利参与群体事务,包括发表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意见。那么,当群体需要集中参差不同的个体意见时,投票成为了 最自然的选择,多数的意见似乎最好的代表了整个群体的理念。但最讽刺的事实在于,一切投票制度,包括最自然的少数服从多数,只会使群体的声音显得可笑且荒 诞。让我们考虑一个简单的例子:

首先,我们要承认一个理性的人不会做出一个循环评价(cyclic evaluation),也就是说,如果他认为A优于B,B优于C,那么他就会认为A优于C。更数学的说法是,偏好排序应该满足传递律。现在,设有三个总统候选人:布什,希拉里,拉登。

32%的选民认为,布什强于希拉里强于拉登
35%的选民认为,希拉里强于拉登强于布什
33%的选民认为,拉登强于布什强于希拉里

如 果每个选民只投一票给自己最喜欢的候选人,那么无疑布什得票32%, 拉登得票33%, 希拉里得票35%,就是说,集体的声音说,希拉里强于拉登强于布什,法国现行的选举制度正是如此,前两位候选人进入下一轮,布什被淘汰。可明明一共有 65%的选民认为布什强于希拉里,布什被希拉里淘汰岂不是很荒谬?

好,我们说,单票选最优制度不适合体现集体的意志。我们改进投票制度,要求每个选民不仅仅投出自己最喜欢的候选人,而要把所有候选人排一个序。然后再基于每个人的偏好排序计算出集体的偏好排序。这时,上面的例子里,集体的声音是这样:
65% 的人认为 布什强于希拉里,67%的人认为希拉里强于拉登,可是,还有68%的人认为拉登强于布什。对,我们看见这个群体做出了一个非理性的循环评价。布什比希拉里 好,希拉里比拉登好,拉登又比布什好。不论选谁,群体中的多数意见都会认为有一个更好的选择。简单的少数服从多数,或者称作“真实多数制度”的投票,事实 上就这样剥夺了多数的判断力。

为了使投票的结果满足传递性的要求,我们进一步改进投票算法,例如,采用计权打分制,选民对三个候选人排序,排第一名得3分,第二名得2分,第三名得1分,然后计算分数,得出一个不会循环的优先顺序。用上面的例子,这时候,

布什得 32*3+35*1+33*2 = 96+35+66 = 197
希拉里得32*2+35*3+33*1 = 64+105+33 =202
拉登得 32*1+35*2+33*3 = 32+70+99 = 201

这次,布什老大终于名正言顺排在了最后。但这个制度并未满足无关候选者独立性的要求。而这在某种程度上问题更大。例如,原先有布什,希拉里,拉登,萨达姆四个候选人

60%的选民认为:布什强于萨达姆强于希拉里强于拉登
40%的选民认为:希拉里强于拉登强于布什强于萨达姆
权重分配4,3,2,1

布什得分:60*4+40*2= 240+80 = 320
萨达姆得分:60*3+40*1 = 180+40 = 220
希拉里得分: 60*2+40*4 = 120+160 = 280
拉登得分:60*1+40*3 = 60+120 = 180

此时布什当选,而且所有人都认为布什强于萨达姆(即萨是无关候选者),萨达姆退出选举应该不影响选举结果...于是布什干掉了萨达姆..情况离奇地改变了。此时

60%的选民认为:布什强于希拉里强于拉登
40%的选民认为:希拉里强于拉登强于布什

布什得分:60*3+40*1 = 180+40 = 220
希拉里得分:60*2+40*3 = 120+120 = 240
拉登得分:60*1+40*2 = 60+80 =140

希拉里战胜了布什获得了选举的胜利!而萨达姆存在的时候,布什却是理所当然的胜利者。
无关的候选者彻底影响了选举的结果。另外,希拉里的当选同时还违反了多数原则..但多数原则并不是好原则,如前所述,多数原则还会让我们的群体意见违背传递性。

那么,似乎找不到完美的投票制度了?是的。阿罗在他的《社会选择》一书里给出了有名的否定性定理。既满足传递性又满足中立性的完美投票制度是不存在的。

投 票给一个群体以控制自己命运的错觉。但这个群体事实上只会通过投票做出自相矛盾的决定。把权力简单的交给多数,信任多数就会有理性,是这一切糟糕制度的起 因,阿罗在70年代得出了一个明智的结论,但信仰民主意识形态的美国人依然把希望交给“真实多数原则”。昨天买来了《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第5期,其中有一 篇讨论投票制度的文章,讨论了投票制度的弊端,但依然鼓吹真实多数制度,即使他承认多数准则有可能带来混乱的循环评价,但是他不在乎..据说,如果投票人 都信仰某种统一的意识形态,那么就会避免循环评价,呵呵,意识形态果然是有用的工具,即使是对民主制度而言。讽刺亚。

2004年5月20日星期四

流水评论:朱天文

朱天文是依赖感觉写作的人,所以写不多也写不快.她人到中年,只出了那么几片名作。

而且这注定她的读者也不能是一目十行的人,那些敏锐细致的描写要求目光的流连,情绪宛转起伏的节拍要求读者的跟随。这是一种缓慢的小说,如河床,适合那些清澈而安静的目光慢慢的流过去。

ps. 说了她的好话,却还是想象中的好,槐树花看完了借我吧:)

2004年4月29日星期四

生日故事

这个故事代表我曾经的over rhetoric的文风,留在blog里做个纪念

苏三站在山顶上,面对蔡四,说,“生日?”蔡四点头。苏三微笑起来,“快乐!” 蔡四脸红,没有说话。

苏三那天穿一件白衫,蔡四着红袍,当时正值秋天,天空干净有如婴儿的瞳仁,两个朋友相约登山找一件宝物。满山红褐黄绿的树叶招摇无比,秋风浩荡洒脱,穿透人的身体,汗水在体内就被吹干。石阶狭窄,两人必须一前一后相随而行,这种逼仄情形没有影响苏三一路的高昂兴致,连珠妙语从他口中像当时柿子树上的果实一样纷纷熟极而落,蔡四走在后面,微笑看着苏三白衫飘飘的背影,苏三回头看他,他就催苏三小心看着山路。山路不断向上,两旁树木随之渐渐改变:白毛榉,黃楝树,大叶楠,九节木,肉桂,香樟……每种树都散出特定的气味。蔡四闻得分明,榉树的味道让人情不自禁地开始回忆,黄楝有甜蜜的淡淡清香,而楠木沉实的涩味让他安心下来。苏三回头用喜鹊发现玻璃弹珠的愉快声调告诉蔡四,这里有种女树,香气犹如妙龄女郎的体香,传说也是女子所化。蔡四默默无言,他开始在心中想象这个少女的遭遇。树木的气味包围着
他们,一起盘旋而上,山风不但吹不散那些千奇百怪的味道,还吹来了更多的气味,甚至有山下村庄中晾晒衣服的清爽气息,打谷场上温暖的气息等等..当时的人相信,气味和情绪是同一类东西,气味可以从身体中置换出情绪,而恶劣的情绪排出,人就会身体轻盈,百病不侵。果然,两人越走越感觉身体逐渐变得轻松,似乎能够在山风中漂浮起来,在他们真正化作飞鸟之前,山顶到了。

站上山顶,苏三兴冲冲进到亭子里,亭子小旧,红漆已然剥落,亭中山风四面而来,眼底峰峦八方聚会,苏三“啊——啊——啊——”对着对面的山头大喊起来,声音瞬间跨越了他们走了一个时辰的山路再折返而回,“啊……啊……啊……” 蔡四站在亭外,静静看着他的朋友像一匹健康的公马一样从喉头发出巨大声响来表示愉快心情。他喜欢苏三,苏三的热情能轻易浸透了他就像油浸透一张纸。他跨进亭子里,说,“今天是我生日。”

苏三转身,面对蔡四,说,“生日?”蔡四点头。苏三微笑起来,“快乐!” 蔡四脸红,没有说话。一年后的同一天,蔡四的生日,蔡四一个人爬上那座山,从此没有人再看见过他。而苏三,在一年前就消失了。

当时苏三转过身来,目光炯炯的看着蔡四,就像秋天看着树木或者皇帝看着子民那样严厉认真,蔡四的眼神像秋风中的树叶一般不安,听见苏三问,“生日?” 蔡四慢慢的点头。瞬间,苏三露出温暖的微笑,有如太阳跃出地面,“快乐!” 虽然同是男人,蔡四在这个时刻感觉到了一种对苏三神秘的依赖,难以启齿,他于是脸红,就像所有不知道如何回应好意的善良的人一样脸红了。苏三笑嘻嘻的说:“你知道,所有的云朵最终都会变成雨回到大地,我们也会的。当然不是用云的方式..”

…………

2004年4月27日星期二

自动汽车和抽象化生活

我们正走向一个不断自动化的未来,而且越来越快。自动驾驶的汽车也正从实验室出发, 越开越快,1995年,Navlab-5从华盛顿开到圣地亚哥,机器控制了其中98.2%的时间,平均速度超过100公里/时。这样的汽车或许10年后就 将进入日常生活:老弱妇孺不再需要学习开车,坐进汽车输入(说出)地点,汽车机器人联系远程服务器,查询当前的交通路况,自动选择合适路线...人在这个 过程中,毫不操心地一无所知,快乐到达他的目的地。

交通系统无疑变得更加复杂,或许最后所有汽车都必须把自己的出行目标提交给幕后的中心服务器,由它统筹为每辆车安排冲突最小化的路线。在这里,和在其他很多地方一样,人和技术达成如下交易:人放弃自由和操心,换取效率和舒适。人决心用腾出来的时间精力去做更有趣的事情。

代 价呢?代价是我们逐渐在生活中成为无知的用户。自动系统复杂运作过程中的一切都是我们所不愿也不能关心的东西,技术收集了权力,并更方便为特权服务。例 如,某个要人的专车出行,中央服务器能够毫不费力地为之腾出道路,而其他汽车包括它们的主人将对之一无所知,他们将继续安心沿着被安排的路线走向他们的日 常。

我们的生活毫无疑问地不断扩展,向着边界前进;也同时变得越来越空洞抽象,越来越多的部分交给技术负责。例如出行,在自动驾驶汽车的帮 助下,成了地点的输入和一个确认按钮。对古人而言,他为了走几百里地,需要准备行囊,喂饱他的马,绑紧他的裹腿,然后沿途的树木和泥泞...有无数的细节 构成了一次具体的出行,而这些经验,已然越来越快地离开了我们。技术化的生活是抽象的生活,甚至伊拉克上空的飞行员,他看不见杀戮本身,他只是抽象的对着 屏幕提示的目标按下确认投弹的按钮....

...以上是我和槐树花昨天的午餐话题,做个blog算记录罢 :)

2004年4月23日星期五

我的图书分级制度

我私下里有个针对书的分级制度:
0级不入流,依次是1级,2级,3级,X级,最强的是XXX级。这等级制当然不是要找书里有没有白胳膊或裸体之类,是定量估计一下一本书有多经典。

任谁回顾自己的阅读史,总能发现大多数书,当看完的时候如释重负或如梦初醒,从此不肯读第二遍,显然,能否让人乐意重读,是评价书经典程度的重要标杆。分级的标准就这么简单,能让人读完一遍的书,算一级,重读一遍是二级,重读两遍三级,三遍以上X级,不计其数遍XXX级。

对我而言,这个分级制度下2级以上的书就已经不多了,X级的书屈指可数,XXX级..先设在那儿罢:)

为了更细致些,我们可以把没完整看完或有强烈欲望想看的作品再加半级。就可以有0.5级,1.5级,2.5级等等。举些例子罢:)

四大名著应该都是3级或X级罢,百年孤独是2.5级,嗯,简爱是2级,尤利西斯1.5级,大卫克波菲尔1级,十八春0.5级。

想起来金庸小说似乎也都是x级,但那时俺小于十八岁,忽略不计?

2004年4月21日星期三

规则的最终胜利和现代人的漂浮

市场等等外物承担起判断的责任,就是现代人自我变得空洞的原因。
除了一个彻底不负责的自我,政治交给民主,经济交给市场,生活是一片追逐欲望的丛林,
只需要这些,一切都可以解释了,人于是足够轻,足够飘到任何立场之上


就是这样的。各种规则的出现和蔓延,从科学一直进入生活的各个角落,
代替人作出判断。不仅是上帝的死去,人本身也在逐渐缩小,直至于无。
这些肉体享受着生活,愉快无比,它们并非没有思想,但它们用机器的方式思想。
这就是形而上学的最终胜利。


判断不是被剥夺,而是被自愿放弃。
成为现代人的过程,就是逐步放弃判断权的过程。
领域专家或市场之类的“客观规律”收集判断权。

这个趋势有两个方向同时反对它,一个方向是沿着时间河流逆行而上,复古主义:
我们总能发现少数人或自己心里的一小部分角落在留恋过去,
向往现代性未曾降临的简单的古典时代。复古永远存在,它联络着历史,
复古的内容则不断改变。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古代。

另一个方向是向前再向前些,目光一直延伸到超过现代发展的尽头,重新创世。
当这个世界的趋势被发现,被认识,了解之后就是深刻的否定,于是提前建构新世界。
这需要重新创造世界的规则。更少的人和思想在这条路上。

时光

是的,那些光滑和透明的东西,就是时光,有和流水相似属性的时光。这个暗喻让从古至今所有看见它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沉溺,我也不能例外。和水一样,光滑的流过去,透明且无法迟滞的时光,我们被它身不由己地裹挟而去。

“成 长就是眨眼间的事,岁月流过我们,而我们漫不经心的泅渡其中,惰于捕捉那些越漂越远的光影。它们光滑而透明,无法迟滞。仅有好的生活将被铭记,成为一点遥 远的光热。当人生的炉火黯淡,烈士暮年,美女白头,它依然能让想起的人心生暖意。收集这些火种,寻找合适的燃料,在湍急的河水中保护它,这是最棒的历险, 每个人都可以是时光中的窃火者。”

这段话是我自己写来用了很久的说明档,现在时过境迁,或者沿着暗喻的火光往前走,窃火的理想并没有消失,但我开始明白流水的美妙之处:值得铭记之物如此稀有,而时间如流水,将我们的生活冲洗干净。

启蒙小识

朱青生曾经在艺术史课上非议启蒙不如enlighten诗意,他说,启蒙只是个古怪的动词,而enlighten是指给予光明,是非常美妙的比喻。

确实在西方传统里enlighten就是暗喻着授予理性之光,但启蒙在中国文化里也应该算是颇有出处的词,朱有点固陋了。启蒙的蒙至少可以追溯到周易里坎下艮上的蒙卦,卦云,蒙,亨。是个吉利的卦相。卦辞接着是:"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掌握"知识"的巫祝和童蒙之间如此礼节森严,更谈不上什么启蒙。而且“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动用刑具的发蒙实在让人联想起私塾先生的板子,有些思而生畏。蒙卦里提到了童蒙,而且他们需要求巫才能得告。这是启蒙之前的蒙昧年代,也就是康德所说的“人类的不成熟状态”。

启蒙是个造得很优美的词,蒙的原义是野草丛生的样子,后来转义解作了闭塞蒙昧;启蒙,便是对遮蔽的开启,是面向真的澄明,脱了桎梏和蒙蔽,使精神得以沐浴阳光,自由呼吸;拿来对应引申义为照耀精神给以光明的enlighten,算是难得的好翻译。上帝说,要有光。而启蒙用人的理性之光代替了信仰的神性光辉,这是一个新时代的诞生,也是一个态度或立场,被启蒙者从祈祷向前走,走向理性的雄辩。

启蒙并不是某种特殊的教育,教育比起启蒙的历史更久远,教育给人知识,告知答案;启蒙使人敞明视界,让他自行发现问题。启蒙举以予人的并不是直接的真理,而是通向"真"的可能性,这也包括了通向真正的信仰的路径,克尔凯郭尔早就指出过,未经反思而树立的信仰毫无价值。或者说只有在自己横贯了理性的国土之后才能看到它的疆界,于是,在个体经验上,启蒙是现代人必须经过的一道门槛;在历史进程中,启蒙是一个永远持续的阶段。

我们可以继续追问:对我们自身而言,是如何迈过这道门槛的?或者,我们如何确信这道门槛已在身后?

赞《美丽城市三重奏》

3A电影中让我产生深深愉悦的片子,第一部是上学期的黄色潜水艇,第二部就是4月10日晚上的《美丽城市三重奏》。

艺术可以 理解,但这种理解不可能被复制传播,每个观众都只能直接从艺术品得到艺术本身,能够被复制被传播的就已经不再是艺术,而是意识形态之类的失去内涵之物。我 写下这篇评论,仅仅希望能够激起同样看过这部美妙作品的观众的共鸣。我在看完电影24小时之后动笔,为了确保写下的都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而本评论最佳观 看时间是在看电影后24小时之内,读者还保留有足够新鲜的记忆,不至于被我误导。

《美》和那些伟大的艺术品一样,不仅仅是艺术的,也是技术的。导演体现了良好的对叙述节奏和结构的控制,两个对立的主题在不同的层次反复重现。疯狂和宁静,在这个片子中如同寒暑般轮转,有精巧美妙的节奏感。

故 事从一个疯狂的演唱会开始,肥胖女人的屁股缝里夹住瘦小的老男人扭进了美丽城乐队的演唱会,癫狂的舞蹈和观众,一切转眼收束在一个奶奶和孙子安静面对的电 视机里。家庭生活的细节一一平静的展开,奶奶,孩子,狗,自行车,如此局限又如此完整的家庭。可以用这句话概括它:在狗的陪伴下,奶奶看顾着孙子骑自行 车。

疯狂主题再次出现,喧嚣热闹的环法自行车大赛开始,广告和看客,暴牙歌女和奶奶的哨子,此时长大成人的孩子在自行车比赛中被两个黑衣人拐走,奶奶和狗一路追踪,脚踏船奇迹般穿越了海洋,彼岸是一个高楼林立的繁华世界——

买 不起汉堡的奶奶在小巷里点起了火堆,宁静的主题回来,容易发现,这个主题直接对应着人和家庭,彼岸的平凡人家里一样有一架蒙尘的钢琴,主人是过气的美丽城 三重奏,事实上,她们已经老去,保留着风度和皮围领,用手榴弹炸起一堆死青蛙做成晚餐招待奶奶。这是荒诞的,但也是更真实的。暴力和恶心,是对“彼岸”底 层的人的完美暗喻。

在热闹的城市里,奶奶安静执着的寻找着自己的孩子,一串戏剧性情节迎来了最后的疯狂,无数黑衣人开着汽车追逐瞄准 着那辆独一无二的自行车船,三个人骑着自行车,面对着一张提供虚假前景的银幕,如风面对着帆,船上六个人,一只狗。执着而骄傲的前进,用帽子和鞋跟击退了 子弹和火箭炮,最后离开城市骑向了安静的夜,银幕“船帆”光影变幻,如理想般美丽,这是一艘属于理想主义者的船,自相矛盾地坚定着。疯狂和宁静,城市和家 庭,机器和人,火车和自行车,现代和后现代,仿佛交响乐,二个对立主题在最后展开了华彩的斗争,胜利属于人,属于那艘于宁静的夜晚中那架着光亮理想回归家 园的自行车船,这是对理想的巨大安慰,但它同时完成了一次自嘲,它让这个理想主义大获成功的光辉结局回到电视机中,回到整个情节之外,回到日常。

结 构的美妙并不仅仅体现在这些显然的大的节拍上,如同树叶的结构映射整棵树的模样,砂粒参差的边缘类似海岸线的边缘,导演让疯狂和宁静的冲突在整部片子的各 个层次反复重现,如同一个美妙的分形。例如,那只叫Bruno的狗,爱对着火车狂吠,火车是疯狂主题的一部分,总是粗暴的紧邻在此岸或彼岸的家边上,轰隆 隆的机器周期性的驶过,中间是宁静的属于人自身的家庭生活。这里出现了一个小的疯狂-宁静-疯狂-宁静的节拍,优美的暗示了整个影片的节奏。而大狗布鲁 诺,如同名字所暗示的,总是对着火车不满的狂吠,如同一个自由知识分子对着这个物质化的现代社会的所做的那些无用抗议。

影片色调并不如Disney的光鲜亮丽,甚至略显灰暗,但画面却是丰富而充满表现力的,无意中流露的诗意让人迷醉,生活中冰冷痛苦的一面也被描绘得饱满热情,让人不觉压抑,乐观的骑上自行车,甩开身后气势汹汹的汽车,回到我们的家,哪怕旁边有随时轰鸣而过的火车。

最后的废话,这是一个丰富的好的影片,充满可以被不断展开阐释的细节..几乎和生活一样。这就意味我遗漏了太多东西,我只能希望文章中保留下来的都值得记叙。

书评

(警告: 本文充满了过度的修辞,软件工程里有over design一说,这个文章也可以算over rhetoric)

1. 很多人写书评,但很少的书评由作者自己操刀,较少的书评是作者的熟人所写,绝大多数的书评是写给一个陌生人写的书。这很容易理解,类似人通常就是那么腼 腆,不在大街上随便作自我介绍,自然,熟人的隐私也不宜四处透露,但与己无涉的八卦却可以毫无阻力的口耳流传。我们通过小道消息了解一个陌生的人——就像 通过书评了解一本陌生的书。

2. 了解一本陌生的书的困难不亚于了解一个陌生的人,书乍看起来比人坦率,谦卑地卧在书桌上,读者可以随意的翻阅,研究每一个细节,但这一切都是假相。书确实 是开敞的——是一个开敞的迷宫。每一个读者进入一本书都会完成一条路径:干掉怪物通向出口或是通向中心的怪物或是通向想象中的怪物或是通向想象中的出口: 全凭各人游走于阅读迷宫的经验而定。于是书评得到了第二个化身,就是指南和地图。迷路的或谨慎的读者寻求这些指南的帮助以走出迷宫,合格的书评就像称职的 导游,循规蹈矩的人能够按照它所指引的路径完成一次预定的旅行,看完一本书并得到可预期的收获。不过毫无疑问的,这将让精神领域的自助远游爱好者损失不少 乐趣。不少人有收藏地图的爱好,目光在地图上巡视就好像自己在亲历那些遥远的沙漠和海域,我们可以通过收藏书评达到同样的效果,通过拼凑这些并不完整的画 面,读者产生了已经无比熟悉这本自己还未曾翻阅过的书的错觉。

3. 我们在上一节里提到了地图,这暗示指南式的书评总是对一本动人的书做出类似一张地图对一个风景所作的不可避免的巨大抽象:山水或者草木,季节或者风俗,无 论凋零繁茂还是温柔粗野,这些在地图里被抽象为点和线或者完全抹去。一本书中使你感动了无数次的细节并不出现在那些由于过分简化而显得庸俗可笑的情节简介 或思想总结之中。当然,书的缺点也同样被就此略去,概括最容易把三六九等变成平等众生,世界于是开始庸俗。

是的,简化总是产生庸俗, 例如人生经过概括之后就剩下生和死和中间的无尽痛苦,人生的乐趣和无穷可能就此被简化抹杀,留下的只是一个俗套。俗套的形式简单,使它容易流传,四处复 制,并且貌似智慧,我们的生活早已成为俗套的汪洋大海。一本包孕智慧的书也同样容易被俗套的书评包围,它们从不同角度完成了笨拙的抽象和简化,简单的俗套 总比丰富的本真更易于接受。大多数人因此读过的书评也远多于读过的书。

4. 让我们继续一本好书就是一处风景的暗喻,除了冠冕的旅游指南和抽象的交通地图,游人或将要远游的人或在幻想中远游的人往往乐于浏览来自风景名胜的游记和照 片。这些带有浓郁个性色彩的创作正是书评的第三种可能形态——简单的回顾:1.流言/八卦;2.指南/地图;3.游记/照片。

一次令 人愉悦的旅游途中难免杂石乱草,甚至蚊虫毒蛇的滋扰,但热情高涨的游客对那些当然毫不在乎,回来和朋友说起,津津乐道的也是山顶风光如何如何,山路中的小 小困顿是不堪提起的。一本书的瑕疵当然也同样不能影响爱好者的热切赞扬,而且类似我们追求风景照片的完美无缺,书评中的摘录也是特意挑选专为展示精美之 处。

正是个性的介入使得好的游记开阔了风景而不是简化它,发现了景点而不是重复它。这是以风景为素材的再创作。同样,一篇有个人风格和思想的评论,依据一本书所写,最终丰富了它。

5. 书评天生注定了要浮光掠影,写书评的人在深入一本书之后写下浅表印象,和记者从战争前线或黑幕背后传回一篇报道并没有本质区别。战地报道当然可以传递硝烟 气息或伤亡数字,但读者不可能从中体会战士身临真正战场的感受,更不可能得知指挥室中沙盘的面目——联想一本书的内幕,如何从草稿逐渐发育长大的过程,作 者那些苦心安排调度的痕迹在文本不断的改写中最终湮灭不见,等到成书的时候,作者也难以说清书为什么写成这个样子——就像一场战役结束,总结胜败原因总会 众说纷纭。书评于是成为提供一家之言的艺术,既然做不到提供全景。

6. 说到了全景,就像我们可以面对美景举起相机,却同样不可能拍下整个视野。摄影是取景框的艺术,好的书评也需要评论者的精心取舍。漂亮花树不妨放进镜头,在 背景中疏影横斜,而角落里冒出陌生人脸孔的横生枝节只会让画面平白降格;书评也有类似规矩:什么可以述说可以评论?什么不可述说不可评论?要想写好书评, 当然都得明白……接下来似乎该揭晓问题的答案,但那就是不可枉加述说评论的部分,这篇文章于是到了应该结束的地方。